刘强东瞄准 “稳定币”|一周人物
日期:2025-06-23 14:00:22 / 人气:67

今年以来,刘强东稳居热搜榜,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在近期的小型分享会上,他向《中国企业家》等媒体着重提及 “稳定币”。这一概念近来爆火,甚至有行业人士将其与 AI 的关注度相提并论。
刘强东表示,京东希望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凭借此牌照实现全球企业间的汇兑,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0%,并把效率提升至 10 秒以内。他还提到:“当下企业间汇款平均需 2 至 4 天,成本颇高。完成 B 端支付后,我们将向 C 端支付渗透,期望未来全球消费者都能使用京东稳定币进行支付。”
刘强东将 “稳定币” 列为京东当前六大创新项目之一,足见其重视程度。但这并非刘强东的 “独角戏”,在跨境、出海的浪潮下,蚂蚁集团、沃尔玛、亚马逊等全球科技、零售巨头近期也纷纷积极推进各自的稳定币项目。
2014 年京东赴美上市时,刘强东曾坦言,未早点布局支付是其最大失误,致使京东被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远甩在身后。如今,刘强东对稳定币的重视已上升至京东集团战略层面。那么,刘强东口中的 “稳定币” 究竟是什么?为何众多巨头纷纷入局?他们又瞄准了什么?
京东领跑
对于许多非 “币圈” 人士而言,稳定币仍是个新名词。本质上,稳定币是一种运用分布式账本或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
与比特币、以太坊等价格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如美元、港元等)或其他储备资产来维持价格稳定。例如,知名稳定币 USDT 和 USDC 就与美元挂钩,还有与黄金挂钩的 PAX Gold。
稳定币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成本和效率方面。国际清算银行(BIS)调研显示,稳定币的跨境支付效率可比传统支付高出 100 倍,成本降低 10 倍以上。目前,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欧洲、中东、新加坡、日本等地都在推动稳定币监管条例,并探索其落地应用。
京东很早就启动了在香港的稳定币牌照申请工作。京东币链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京东集团海外业务发展战略指导下,团队深入研究分析 Web3 领域,发现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支付型稳定币,不仅能解决自身跨境结算难题,还能有效服务其他企业和实体经济。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扶持 Web3 产业。基于综合考量,京东第一时间在香港发起牌照申请。
据悉,京东稳定币是基于公链、与港元(HKD)或美元(USD)等法币 1:1 挂钩的稳定币,目前尚未正式发行。经过一年努力,2024 年 7 月,京东集团旗下 “币链科技” 与圆币科技、渣打银行成为香港金管局公布的首批 “稳定币沙盒” 参与者。
《中国企业家》了解到,京东稳定币第一阶段暂定发行与港元和美元锚定的稳定币,具体情况将根据监管及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京东方面透露,正积极与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区域的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合作,推动京东稳定币业务在全球合规开展。
京东方面还透露,京东稳定币目前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及 PC 端应用产品,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相较于传统跨境支付手段,京东稳定币优势显著:速度快,交易时间从以天计缩短至分钟级甚至秒级;成本低,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大幅节省跨境支付成本;体验佳,可实现全年无中断支付。这些优势使其非常契合当下国际贸易结算应用。
基于上述优势,京东币链科技已在多个场景展开合作。在跨境支付场景,与香港注册企业测试稳定币跨境应用,成本降低近九成;在投资交易场景,与头部合规交易所合作;在零售支付场景,与京东港澳站等收单场景对接测试,尝试支持消费者直接用 JD - HKD 支付。
京东方面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获得稳定币牌照,并同步推出基于公链发行的京东稳定币。不过,稳定币的具体推出时间最终取决于监管。
巨头竞逐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3 日,全球稳定币发行规模超 2400 亿美元。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欧盟、英国、日本、新加坡等都在尝试将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例如,欧盟于 2020 年 9 月提出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规(MiCA)草案,其中包含稳定币专章,明确了稳定币发行人的义务,该法案于 2024 年生效。
6 月 5 日,稳定币概念第一股 Circle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 168%,市值突破 183 亿美元,而其员工不足 1000 人。公开资料显示,2023 年该公司净利润为 2.68 亿美元,2024 年净利润为 1.56 亿美元,主要收入来源于储备金利息收入和交易手续费。
稳定币不仅在加密行业掀起波澜,还成为传统金融公司和全球科技大厂的探索方向。京东并非唯一瞄准稳定币的巨头,近期蚂蚁集团、沃尔玛、亚马逊等科技大厂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
据极客公园消息,6 月,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宣布将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申请稳定币牌照。蚂蚁数科已将香港设为全球总部,并在监管沙盒中测试稳定币应用,聚焦全球财资管理和跨境支付。
亚马逊和沃尔玛作为零售平台,入局稳定币的逻辑与京东相似。其中,沃尔玛试图通过稳定币的低手续费吸引传统银行覆盖不足的用户,并开拓新兴市场。小米则选择轻量入局,旗下天星银行与京东币链合作开发跨境支付方案。此外,传统支付商(如 Visa、PayPal)也已推出自有稳定币方案,试图通过合作维持市场份额。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在谈及巨头竞逐稳定币的原因时表示:“稳定币提供了一座桥梁,它让传统金融从业者逐渐接受链上技术,也让币圈人士相信能借此触及传统金融领域的资金。此外,稳定币还能绕开 SWIFT 等传统支付系统,甚至可能规避美元的长臂管辖。” 周浩还指出,稳定币之间的互换性避免了市场割裂,不会出现众多稳定币互不相通的混乱局面。所以,稳定币真正打通了诸多障碍,这才是各方积极投入的关键所在。
6 月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及稳定币。他表示,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实现了 “支付即结算”,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眼下,香港已成为各方巨头布局稳定币的理想之地。香港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熟的监管体系以及与内地的紧密连接性等独特优势。在稳定币监管方面,香港也走在前列,几乎紧跟美国《GENIUS 法案》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推进得更快。
香港立法会于 5 月 21 日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这是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监管框架。该草案要求发行人持有 2500 万港元实缴股本,并以 1:1 的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国债)储备,以保障稳定性和透明度。以此条例为基础,香港将正式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5 月 30 日,《稳定币条例》正式成为法例,并将于 8 月 1 日起实施。
正如周浩所言,目前互联网公司对稳定币关注度颇高,但未来是否会有更多机构发行稳定币,还需看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港币稳定币能否被广泛接受,取决于其支付场景和流通能力。不过,香港作为资本自由流动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作者:杏悦2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韩女星林秀香:从“富家女”到“...09-01
- 杨采钰单字回应“生娃没领证”质...09-01
- 王晶曝梅艳芳被打真相:任性惹恼...09-01
- 《窗外是蓝星》首映:跟着神舟十...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