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哥”执掌“港股白酒第一股”
日期:2025-10-24 14:53:08 / 人气:5

汤向阳有一个外号,叫“3亿哥”。2018年,在一场六七百人参加的公司大会上,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公开表示:“汤司令,你今后要离开我们这个集团,别人要把你抢走的话,你要给我3个亿”——“3亿哥”的称呼由此而来。这位1968年出生于湖南益阳、说话带着浓重湖南口音、常穿中山装戴红星帽的“汤司令”,最近迎来升职。近日,金东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珍酒李渡发布公告,李渡集团副总裁、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被任命为集团首席执行官,将全面负责珍酒李渡集团的整体管理及旗下子公司珍酒和李渡的业务运营与发展。根据聘用函,其任期三年,年薪及酌情花红合计每年500万元。
珍酒李渡此次总经理调整的背后,是略显“失速”的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珍酒李渡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减少39.6%;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39.8%。公告中对汤向阳评价颇高,特别提及他“对李渡酒业的跨越式发展居功至伟”。2014年汤向阳出任李渡酒业总经理前,这家位于江西南昌进贤县李渡镇的酒厂已5年换了五任总经理,而他上任后,李渡酒业迎来快速发展:2013年李渡酒业亏损500万元、年销售4000万元,到2024年,其收入达13.1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18.6%。做酒36年的汤向阳,用“择一事、终一生,一辈子只在一家企业、只跟一个老板”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今,吴向东再次委以重任,这位“救火队长”将给珍酒李渡带来什么变化?
从4000万到13亿:李渡神话的缔造
2014年3月,汤向阳接手李渡酒业时,酒厂已连亏5年。“我是不怕困难的人。”到李渡后,他租房住于酒厂旁,交朋友、找方法、拜师傅,全身心投入。当时李渡销售公司仅39人,酿酒班子收入低、缺乏精气神。他提出“吃小菜饭、过紧日子、打文化牌”12字方针,退掉员工宿舍、食堂、董事长办公室,所有人挤在100多平方米的门店办公,对李渡进行团队、理念、产品、品牌及文化挖掘的全方位重塑。
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李渡遗址考古影像——2002年酒厂内发现元明清古窖池群,深受震撼。“李渡有那么多老窖池、那么好的文化底蕴,我要在这里把白酒行业重做一遍。”上任第一周,他便进酒库尝酒,称“这是信心也是家底”。他“复活”元代窖池、复刻老酒,2015年推出高价光瓶酒李渡高粱1955,当年获“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国际大金牌奖”,此后供不应求。彼时市场光瓶酒多为几十元,李渡高粱1955初上市定价380元/瓶,历经13次提价,2024年第二代上市时达1230元/瓶,被称为“中国最贵光瓶酒”,打破“光瓶即低价”的行业认知。
汤向阳的突破口是“沉浸式体验”。2014年的李渡无力承担巨额广告费,他索性放弃广告,推出酒糟冰棒、花生、面膜、护手霜、自调酒,举办酒王争霸赛,邀请顾客到酒厂参观体验,目标只有一个:让顾客发朋友圈。初期李渡聚焦酒厂周边150公里市场,从亲情牌、朋友牌逐步过渡到品质牌、口碑牌。他还反常规地将考核目标从销量调整为来厂体验用户数量,“业务人员不考核销量,考核口碑,逻辑是‘近悦远来’——来看过、了解过、喝过、买过的人都说好,吸引来的人自然越来越多”。2016年,李渡推出沉浸式体验阵地“知味轩”,将酒厂体验搬到消费者家门口,汤向阳也被称为“沉浸式体验第一人”,如今整个行业都在学习这一模式。
五年亏损一个亿:从“亏损大王”到反思者
缔造李渡神话前,汤向阳曾是“亏损大王”。2005年,他被吴向东派往广东任华泽集团开口笑广东区项目总监。“每天4点40分起床,一天工作超14小时,陪客户一天吃五顿饭,新奥迪车第一年开了7万多公里。”他雄心勃勃想创造新营销模式,却在4年多时间里亏损近亿元。“我40岁前就亏了一个亿,在金六福历史上没人亏过那么多。”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反思,写下两本日记。第一,做事情要“高维降维打击”,同维度商业没有胜利者。当时广东项目推出的五六款主力产品均为68元/瓶,同质化竞争陷入漩涡;到李渡后,他放弃广告转而做沉浸式体验,“广告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沉浸式体验一年300万支出就能带来几千万元销售额”。第二,管理者不能沉溺具体工作。在广东时他事必躬亲,后来意识到800人队伍需分级培养,自己应“当裁判、当教练”而非“队长”。第三,敢于挑战共识。广东项目人海战术失败后,他到李渡将骨干收回酒厂所在地进贤县,再重新发力。
如今汤向阳酒量仅二两,提倡“喝好一点、喝少一点”,李渡无“干杯”文化,销冠多滴酒不沾,明文禁止员工为销售劝酒。他向往“以喝午后咖啡的心境品酒”。他称人生的“定海神针”是不服输的性格和“走不一样赛道”的视野,尤其看重学习能力。到李渡后,他每月约1/3时间在外学习,“企业操盘手的困境源于学习不够,没找到开锁钥匙”,他认为“学习与工作矛盾时应优先学习,现在的学习是对未来的判断”。他每一两周读《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报班学习时一半记录金句、一半写心得。李渡体量不大,每年学费却达500万元,“把学习当饭吃、当酒喝”,他坚信“打造培养人才的平台,才能业绩倍增”。
能否复制“李渡奇迹”:珍酒的破局之道
吴向东选定汤向阳执掌珍酒李渡,业内认为顺理成章。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表示,汤向阳用5年让李渡实现“十倍增长”,从区域小厂成为“最贵光瓶酒”标杆,“李渡奇迹”缔造者有望加速珍酒发展。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也认可汤向阳的功劳,称其前提是“时代使然”及吴向东的信任。
但珍酒面临的挑战不小。作为集团核心支柱,珍酒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2亿元,同比减少44.8%;销量从6932吨下滑至4612吨,平均售价从38.98万元/吨降至32.34万元/吨,营收占比不足60%。酒业营销人士麦子指出,珍酒最大问题是“高端化失利”,源于全国化过程中“战略失速”——根据地市场未稳固便盲目扩张,面对行业压力时价格倒挂、经销商倒戈等问题暴露,本质是“内功修炼不足”。
麦子认为,照搬李渡模式行不通,“行业环境变了,珍酒与李渡自然禀赋也不同:李渡优势在历史文化遗迹,走‘专精深’路线;珍酒核心价值是‘异地茅台’的品质背书,偏向‘大而全’”。李渡成功靠“文化+品质+沉浸式体验”及区域深耕,这套方法论用在珍酒可能水土不服甚至导致战略混乱。汤向阳的优势在于“善出奇兵”和“高端化视角”,而高端化本质是“稀缺性挖掘”,未来他和吴向东需思考:“离开了‘异地茅台’,珍酒还有什么?”
从“亏损大王”到“李渡救星”,汤向阳的职业生涯充满逆袭色彩。如今执掌“港股白酒第一股”,他能否带着善学、敢闯的特质,为珍酒找到新的增长引擎,续写新的行业传奇,仍需时间检验。
作者:杏悦2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中国人最爱的生活方式,正在疯狂...10-24
- “3亿哥”执掌“港股白酒第一股”10-24
- 维基百科在AI时代的衰落:平台价...10-24
- 特斯拉:又到为信仰买单时刻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