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四少”逐鹿具身智能:开启家庭服务新时代

日期:2025-05-08 15:20:50 / 人气:7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扫地机器人行业正悄然掀起一场关于“具身智能”的激烈大战。曾经,扫地机器人只是简单的清洁工具,而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们正朝着更智能、更全能的方向迈进。目前,科沃斯、石头、云鲸、追觅这四家中国扫地机器人厂商,凭借超75%的市场份额,在这场具身智能的战役中脱颖而出,引领着行业走向“具身时代”。

扫地机器人为何盯上具身智能?
从1950年图灵首次提出“具身智能”这一学术概念以来,它经历了至少三轮变迁。最近一次的火爆,源于2023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那句“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下一波浪潮”。那么,究竟什么是具身智能呢?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大脑”与具体“身体”的深度融合,核心在于将感知、行动与认知紧密结合。

知名机器人专家王田苗指出,具身智能是一种机械载体,形态不限,但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大脑具备“常识”,即泛化的智能;二是小脑与四肢具备柔性能力。就像一个好用的机器人,不仅要能在感知到障碍物后自主规划避让路径,而不是机械地按固定路线行动,还要能根据不同场景做出合理决策并执行。

实际上,很多扫地机器人现在已经具备了部分“感知 - 决策 - 执行”的能力。它们可以在不接触障碍物的情况下实现AI避障,根据地面脏污程度调节洗拖次数和路线,自主完成“识 - 扫 - 拖 - 洗”等一系列操作。而安装了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更是能够识别障碍物材质,自行判断能否夹起障碍物。从产业链图谱来看,扫地机器人赛道与具身智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不仅共享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如传感器、电机、芯片、电池等,还采用相似的系统集成架构和软件算法,拥有共同的制造体系。这使得扫地机器人在向具身智能转型的道路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王田苗还提到,目前大部分机器人处于“具身技能”阶段,更聚焦于特定场景下的专业化能力,旨在高效完成特定任务,应用更垂直、商业化更容易。而扫地机器人作为一年销量2000多万台、消费市场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人产品形态,沿着“具身技能”这条路越走越深。它围绕家庭地面清洁这一核心需求,不断创新,从最初的简单清扫,到如今具备各种先进功能,如激光雷达和传感器避障、AI大模型提升清洁效率、机械臂处理障碍物等,逐渐增强了空间感知、视觉感知、移动等能力,也补上了部分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目前市面上扫地机器人的创新方向主要有更省事(如自动换水洗拖布)、更聪明(精准判断清洁次数)和更主动(自主开展工作),从扫地到主动收纳,“扫地僧”们正不断进化,并且渴望拥有更多“广而全”的能力,因此转向具身智能成为必然趋势。

家庭具身机器人,多久能买到?
在这场具身智能的竞赛中,四家官宣做具身智能的扫地机器人品牌进展各异。石头科技在2月已经发布量产的机械手扫地机器人G30 Space,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追觅此前发布了机械手扫地机器人和机械臂空调,但目前均为样机,具体上市日期尚未公布。云鲸目标明确,计划在2026年底或者2027年初推出新一代具身智能产品——家庭具身清洁机器人,并表示要用2年时间造出该产品,预期年销售量在10万台以上。科沃斯在2024年报中首次提及具身智能,称有52个相关专利在申请中,但未提及产品上市规划。

都说要做具身智能,究竟能做成吗?
从技术研发情况来看,科沃斯、石头、追觅均呈现出典型的技术公司特征,研发投入多、专利数量多。在具身智能相关技术上,石头和追觅重点在机械臂,云鲸重点在AI双目视觉算法,而科沃斯未披露具体技术。

那么石头和追觅的产品算是成型的具身智能产品吗?按照具身智能的定义,目前上市的石头机械手扫地机器人尚未完全具备“感知 - 决策 - 执行”能力,只能识别有限的物品材质,并把袜子、拖鞋等物品收纳到规划好的区域,只能算是在具身智能方向上的探索产物。追觅的两个样机产品也是如此。

云鲸则采用先宣传后上市的策略,用“2年之期”测试市场反应,推动新一轮Pre - IPO融资。其创始人张峻彬宣布家庭具身清洁机器人将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并达到量产,预期年销售量在10万台以上。这一目标看似激进,但考虑到云鲸第一台卖爆的扫地机器人小白鲸J1首年销量是20 + 万台,且扫地机器人市场已发展20年,而具身智能产品还在商业化边缘试探,2024年全球一年仅卖了3万台机器狗、数千台人形机器人,云鲸此举确实需要一定勇气。从张峻彬透露的信息推测,云鲸想造的可能并非人形机器人,而是机械臂与灵活移动能力相结合的产品,具有一定身高,以便完成叠衣服、擦灰等空间收纳清洁功能。

科沃斯方面,2024年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增长6.71%,达到165.42亿元,依然是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的老大。然而,在具身智能领域,科沃斯此前存在感较弱,直到发布年报提及具身智能和52项专利情况。但随后开盘日股价不涨反跌,下滑6.58%,市场反馈显示下跌主要是因为科沃斯净利水平不及预期。对科沃斯而言,具身智能概念的拉动作用似乎不如实际的利润报表有说服力。科沃斯在年报中提到将面向未来定义开发适用场景更为广泛的具身智能产品,推动公司沿着工具、管家、伴侣路线持续创新和创造用户价值,但目测其具身智能产品上市时间不会早于云鲸的“2年之期”。

狂奔的具身智能,不缺参赛选手
在家庭具身机器人这条赛道上,竞争远不止这四家扫地机器人大厂。整个AI、机器人行业都在加速涌入。瞄准家务、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初创机器人公司已多达数十家。Figure AI、OpenAI投资的挪威1X Technologies、Physical Intelligence(Pi)、智元机器人、枢途科技、UniX AI、乐聚机器人等公司,近来研发进程不断加快。

例如在4月22日,Pi发布了π0.5——首个开放世界泛化VLA,在演示视频的几个真实家庭场景里,机器人能听懂指令并且使用灵巧的机械臂执行家务指令,可以擦油渍、收拾碗碟、收拾床铺,而且不用预训练,换个房子也能行。Pi还刚在4月初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动态环境下的长周期复杂任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深度技术合作。

可以想象,像智元机器人灵犀X2这种才“出生”就会骑自行车、帮人看药品说明书的机器人,通过与Pi合作掌握泛化能力后,将在家庭服务领域形成降维打击。随着机器人四肢技术越来越成熟,机器人泛化能力、混合多模态大模型已经成为下一个竞速点。具身智能ChatGPT/DeepSeek/iPhone时刻随时有可能出现,引发一波行业革新。随着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越来越强,家庭具身机器人或许将成为一条越来越拥挤的细分赛道,参赛选手也会越来越多。到那时,2000万台扫地机器人背后的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家庭服务也将迎来全新的时代。

扫地机器人“四少”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不仅推动了自身品牌的升级,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谁将脱颖而出,引领家庭具身机器人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杏悦2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悦2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