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再不开门店,就被 OTA 玩死了
日期:2025-08-07 11:24:09 / 人气:12

未来,没有门店规模,且不会经营门店的旅行社都要死。
旅游行业里最近大家很热衷开线下门店,旅行社在开,OTA 也在开。有些旅行社已经开了几千家门店,并且表示还要加速开下去。而 OTA 门店数量更多,有些 OTA 门店数已突破 6500 家。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旅行社总数 62766 家。也就是说,一家 OTA 的门店数量,已经在全国旅行社总数中占比超 10%。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公司到底咋想的?明明都是互联网时代了,都知道线下被挤压得不行。这些狂开门店的品牌究竟图点啥?
1. 旅行社开线下门店的逻辑
现在的旅行社门店跟早些年那些长得破破烂烂,一股皮包公司味道,进店就给你一堆宣传页,销售开始跟你侃,忽悠你下单,进来一个就要成交一个的模式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旅行社门店长得 “潮” 是基本功,玩的都是智能化、情感连接。我家楼下就有个旅行社门店,打印、咖啡都是免费。早起上班路过,顺一杯咖啡没问题。需要打印了,文件直接发给店员,有空再去取也没问题。甚至下雨了你都可以去借把伞。不逼单不催单,不会因为你白嫖咖啡和打印纸就给你白眼。妥妥的旅行社行业里的链家、汉庭。
主打一个情感陪伴。因为做这行的都知道,旅游线路产品的消费频次太低了。你不能指望进来一个人,就下单消费。但人是要脸的,讲感情的。天天被服务,经常混在一块,当真正有旅游需求那天,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楼下有家关系不错的门店,去问问看。这就把一个低频的需求,用高频行为连接了起来。中间还夹杂了点人情世故。
但这个连接你连不了太远。你不可能用一家门店,把你的情感从北京连到沈阳去。你的情感甚至都不可能从三元桥连接到劲松。这些门店想得很明白。就覆盖周边 1-3 公里就可以了。有些旅行社把这个叫构建 “15 分钟旅游生活圈”。也是,超过 15 分钟就太远了。可能这个情感就要送电饭锅、送空气炸锅才能连接了。那连接起来属实成本有点高、有点吃力。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规模化的门店。甚至一些旅行社可能觉得小恩小惠的连接还不够。他们还要经常在门店里搞点茶艺、赏花、美酒品鉴、摄影分享等活动。总之就是找各种理由,让大家在这个门店空间里聚一聚。
2. 应对 OTA 压力:线下是破局关键
但这只是旅行社做门店的一个最浅显理由。有人会说,我就是不愿意连接不行吗?产品挂网上,卖线路这个生意不能做吗?可以,没问题。但 OTA 对于旅行社的态度,也是旅行社做门店的充分条件。
目前旅行社在 OTA 上的处境可以说很糟。比如之前某 OTA 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旅行社 “零转代” 风波。原本这家 OTA 与旅行社合作跟团游业务有三种模式:零售、代理、自营。零售模式即,OTA 仅提供平台,商家直面消费者,承担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并完成签订合同、开具发票等工作,商家自主权较高。代理模式即,供应商将旅游产品销售给 OTA,OTA 按一定比例加价销售,并承担合同、发票工作。自营模式则由平台主动对商家产品进行采购,并自主定价销售。
所谓的 “零转代” 则是将零售模式陆续转为代理。代理模式下,商家将旅游产品销售给 OTA,OTA 按一定比例的 “线上加价率” 加价销售,成交后商家需再向 OTA 支付一笔 “后返佣金”。这种做法一是 OTA 增加了收益。由原先向商家抽取的固定佣金,变成最终零售价与采购价的差额加上后返佣金,赚两道钱。商家销售产品所得明显低于零售模式。二是雪藏旅行社品牌。目前点开这家 OTA,排名靠前的通常是自营产品。而代理产品,在搜索展示页面下,并不会显示由哪家旅行社提供。消费者只有点进产品,才能看到具体产品提供商。甚至很多所谓的自营产品,实际上也是由第三方供应。OTA 只是贴个牌。
对于旅行社来说,这就是没被当 “人”。想在 OTA 上卖货可以。但首先你要赚得少,其次你要去品牌化。目前在消费者群体中,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几乎没剩下几个耳熟能详的旅行社品牌了。而线下门店是旅行社做品牌展示,经营私域留存,刷存在感的最好渠道。甚至年轻游客也不排斥旅游门店,只是排斥走很远的路去找旅游门店。
3. 线下门店的独特优势
另外,线下门店能捡到很多线上覆盖不到的客源。现在很多旅行社门店其实是开在线上渗透率不高的下沉市场。有数据显示,旅行社线上与线下客源重叠度较低,仅为 20% 左右,这意味着门店 80% 的客户均为新客。
比如,中老年人和机构客户更喜欢去线下门店。而且数量不容忽视。QuestMobile 的报告显示,目前 OTA 平台的用户,八成左右都在 45 岁以下,而现如今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其实是来自于 55 岁及以上的人群。而机构客户是因为订单涉及的人数比较多,细节零碎且繁琐,采购要求也都比较严格,甚至还需要招投标,线上难以完成,所以这一类的客户往往也会选择找到线下实体门店来合作。
再比如,定制游、私家团这类产品。“一单一团”,价格高、毛利厚,复购率也不低。但细节太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搭配。在线上很难聊明白,需要在线下详细沟通。
再一个,目前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进场费、堆头费、扣点等各种苛捐杂税,不断推高渠道成本。不买推广,OTA 自营永远骑在你的展示位上面。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线下成本反而逐渐变低。比如线下支出大头 —— 租金成本,这些年其实是下降的。在不少区域商铺供大于求,租金洽谈是买方市场。
据商业地产监测机构 “商铺观察” 最新发布的《2025 年第二季度实体零售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实体店关闭数量同比增长 23.7%,其中一线城市增幅高达 31.2%。许多业主已主动降低租金,平均降幅达 15%~30% 不等,依然难觅新租户接盘。中国建筑经济研究院统计,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商业地产空置率达到 18.7%,较 2024 年同期上升 3.2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0 年至 2024 年间新建成的购物中心面积累计超过 6500 万平方米,商业空间供给远超实际需求。只要拥有一个好的经营模型,目前可以说是收割线下门店最好的时机。再加上疫情时期死了一大批旅行社门店,目前市场上整体的旅行社门店点位还是不足。
4. OTA 的线下布局:垄断与堵路
但是对于线下门店这个行业来说,旅行社能看到的好处,OTA 也一样看得到。所以可以看到,目前线下旅行社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仍旧是 OTA。但与旅行社的破局想法不同,OTA 除了与旅行社争线下生意之外,同时也在堵旅行社的路。
OTA 本质上做的还是垄断生意。机票、火车票因为各种原因,天然无法被 OTA 垄断。酒店其实已经被 OTA 垄断得差不多了,甚至连酒店定价权都被 OTA 握在手中。但其中还是有像华住、希尔顿、万豪、洲际这些 “刺头”,因为有足够大的线下规模,可以在流量供给上自成体系,勉强与 OTA 拉扯。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OTA 不希望旅行社行业成长出一个华住或是万豪,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既要在线上展示雪藏旅行社品牌,同时也要在线下阻止旅行社品牌化、连锁化。旅行社要开门店可以。但 OTA 比你的门店还要多。比你还能在线下客群中刷存在感。把好的线下点位提前抢掉,携 OTA 的品牌优势,打压旅行社线下门店势能。
当本来就已渐渐被 OTA 去品牌化的传统旅行社反应过来,再去开门店时,只会发现一件事。即便消费者用过他们的产品,但却早已忘记了这个品牌。潜意识里服务都是 OTA 提供的。看到 OTA 门店旁,有一个不知名品牌的旅行社门店。第一反应是,哪来的野鸡品牌,靠不靠谱?就像全季和新源宾馆在一起,你只会选择全季,不会选新源宾馆一样。甚至懒得去了解。
而且线下门店对于 OTA 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它还相当于 OTA 的驻点,便于 OTA 在当地控资源、谈业务。更顺理成章地做大 OTA 供应链能力及自营业务。当一定规模之后,旅行社对于 OTA 来说更加可有可无。除非你能提供 OTA 无法拥有的独家资源。但只要它有飞单的价值,OTA 一样可以去谈自营。哪个供应商会跟钱过不去呢?
所以,未来没有门店规模,且不会经营门店的旅行社都会死。这个倒计时不会太久。
作者:杏悦2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吵架,如何更高级和有效?08-07
- 国产CAR - T涌向实体瘤:管线...08-07
- 暑期疯涨的酒店价格,贵州真能打...08-07
- 旅行社再不开门店,就被 OTA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