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 闫俊杰,带领 MiniMax 闯关 IPO

日期:2025-07-12 17:53:59 / 人气:5


6 月 17 日,MiniMax 官方公众号发布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 MiniMax-M1 后,公司创始人闫俊杰在朋友圈转发并配文:“第一次感觉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 这款模型凭借闪电注意力机制为主的混合架构和更快的强化学习算法 CISPO,实现了深度推理的显著高效,强化学习阶段仅用 512 块 H800 三周时间,算力租赁成本为 53.47 万美元。随后短短 4 个工作日内,MiniMax 又接连发布 Hailuo 02 视频生成模型、MiniMax Agent 通用智能体、Hailuo Video Agent 视频创作智能体、Voice Design 音色设计等产品。在 MiniMax Agent 发布当天,闫俊杰感慨:“研发中越来越强烈的感受是 AI 的价值可以开始被经济来衡量。” 与此同时,6 月有消息传出 MiniMax 正考虑在港股 IPO,这位被称为 “狠人” 的创业者,正带领公司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从商汤离职创业,锚定通用人工智能
2021 年 12 月,商汤上市前夕,身为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和智慧城市事业群 CTO 的闫俊杰选择离职。当时,人工智能虽受高度关注且投入巨大,但只能完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简单任务,社会价值较低。闫俊杰深感痛苦,他意识到核心问题在于人工智能不够通用。“当时用虚拟模型解决客户问题,客户有无数问题就得做无数模型,每个模型都要训练、导数据,生产链条很慢,只能服务大客户,商业模式也成了定制模型。” 他思考,“如果不做定制模型,把模型做得通用,是不是就可以服务普通人了?”
恰逢此时,闫俊杰看到 OpenAI 关于 GPT-3 的论文,受到启发:“把(GPT)模型放大 10 倍,技术路线就可能成立了。” 由于做通用工具与在商汤的研发路线、所需人才和组织结构完全不同,他认为这是新兴公司的机会。2022 年初,MiniMax 正式成立。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接触闫俊杰时便发现,他野心颇大,“想做中国的 OpenAI 或 DeepMind,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大胆押注 MoE 架构,突破技术难关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闫俊杰展现出大胆果断的特质。2023 年下半年,大部分中国同行还在迭代更稳健提升性能的稠密模型时,他几乎将全部研发和算力资源投入到更不确定的 MoE(混合专家系统)模型研发中。彼时,MoE 在硅谷都不是主流共识,仅 OpenAI 在做,甚至其提出者都未坚持走下去。
闫俊杰认为,OpenAI 内部已完成 GPT-5 训练,其需 5 万张卡的算力,而国内短期内难以达到 3 万张卡规模,若要实现与 GPT-5 相当效果,必须采用更高效的 MoE 算法,否则永远追不上。2023 年夏天,他带领团队专注研发 MoE,将当时手头 80% 的算力资源投入其中。明势创投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回忆:“前两次是失败的,直到第三次成了,他才跑过来跟我们讲,MoE 差不多能搞定了。”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冒险时,闫俊杰表示:“只有把 MoE 做出来,才能用更低的成本向更高的模型阶段演进,否则用不可估量的成本去下一步,没有一家公司能支持这样的 token 消耗量。” 这种 “赌性” 让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然专注于模型研发,正如黄明明评价:“只有这样的企业家可能才能走得更远,走到终局。”
技术迭代与商业探索并行,迈向 IPO
2025 年 1 月 15 日,MiniMax 发布首个开源模型 MiniMax-01 系列。闫俊杰指出,开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加速技术进化,“更好的模型可以导向更好的应用,但更好的应用和更多用户并不会导向更好的模型”。他明确 MiniMax 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增长或收入,而是 “加速技术迭代”,坚定做技术驱动型公司,打造技术品牌。
在商业层面,MiniMax 已具备一定实力。2024 年,旗下产品星野 AI(Talkie)营收突破千万美元,海外市场表现出色,下载量曾超越 CharacterAI,成为美国 AI 应用 Top4。财务上,公司今年通过多轮未公开融资积累约十几亿美元现金储备,近期还完成 Pre-IPO 融资,成为大模型创业公司中资金最雄厚的玩家之一,为 IPO 奠定基础。
不过,MiniMax 也面临挑战。2024 年 12 月 DeepSeek-V3 发布形成口碑和品牌效应,2025 年 1 月 DeepSeek-R1 更是在大众层面声量盖过相对低调的 MiniMax,抢夺 C 端用户心智。面对竞争,MiniMax 选择在国内 C 端应用坚持不接入 DeepSeek,仅在海外 AI 应用接入。对于 MiniMax-M1 系列模型未引发大范围轰动,其投资人表示,公司风格一贯低调克制,最后交付的产品口碑比记住模型名字或下载量更重要,“只有最后交付一个产品,才容易做商业化,才有可能达到上市的体量”。
闫俊杰这位 “狠人” 凭借野心、专注和果断,带领 MiniMax 在 AI 领域不断突破。从押注 MoE 架构到加速技术迭代,从产品商业化探索到积累资金储备,MiniMax 正一步步向 IPO 目标迈进。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闫俊杰和他的团队已然做好准备,在 AI 的浪潮中奋力前行,期待在资本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作者:杏悦2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悦2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