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旅游团开始用黑车:低质内卷何时休?

日期:2025-09-08 21:40:48 / 人气:10


一、国内旅游团“黑车”现象泛滥

(一)游客遭遇“黑车”陷阱

游客M小姐在国内某OTA平台上报了一个新疆8天7晚的精品小团,本以为报贵团能省事,结果却遭遇诸多问题。午餐、晚餐和很多景点门票未包含,司机服务差,晚上十点多将游客丢在景区且电话不通、消息不回。更离谱的是,车子正常行驶时被警察拦住,查出是无营运执照的非营运车辆,安全问题也可能不过关,耽误了游客一整天行程。M小姐发现合同写着精品小团却派黑车接待,司机拿低价,自己出高价,旅行社赚高额差价,于是向当地旅游局投诉。

(二)商家和平台的“灰色套路”

国内很多旅行社没有自己的车队,会打着精品小团的名号,把游客倒卖给低价的非法运营车队(黑车)以赚取更多利润。某些OTA上的自营团也会如此,接了低价单自己做亏就找黑车做,即便没有差价也能赚佣金。旅行社还会用“欺骗”手段让游客签下协议,承认车辆是自己租的、司机是自己请的,一旦黑车出事,这份协议就成了他们的挡箭牌。

(三)黑车的低成本与高风险

黑车既没有正规车队的运营成本,也不受行业合规约束,既不规范司机工时,也不缴纳保险,只需给私家车挂上网约车牌照,再挂靠到部分OTA平台,就能对外揽客。这使得游客看到低价,司机有看似轻松的收入,进而导致包车市场形成畸形循环,越没保障的车报低价,低价抢订单,在OTA平台流量曝光好,大家都往下卷价格。正规旅游团在卷到无盈利空间时,把游客倒卖给黑车更划算,旅行社与OTA把黑车当成牟利工具。此外,部分OTA要求商家完善商业注册资料,但仍有未完善的商家接单,似乎在变相鼓励黑车泛滥。

二、国外旅游市场“黑车”问题更严重

(一)OTA主动夺利挤压当地商家

国外黑车泛滥更多是OTA主动夺利、挤压当地正规商家的结果。在国外,OTA甚至会派没有海外工作资质的国内司导,带队抢占境外包车业务,如法国、意大利、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当地政府对这种情况大多无可奈何,只能在路上见一个抓一个,但不可能随意拦查华人面孔,否则可能被视为种族歧视。

(二)其他国家黑车泛滥难治理

除欧洲国家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早已黑车泛滥且难以治理。以日本为例,有一对中国夫妇至少从2024年起在当地从事白色出租车营运业务(国内叫黑车),多次违反当地《道路运输法》被查处却仍不停止拉客,2024年收入高达1000万日元,而同年日本全国平均年收入只有460万日元。个人拉黑车利润巨大,侵蚀了正规商家的生意。

(三)对境外包车生态的影响

OTA的这种操作严重影响到境外包车的生态,目前缺乏有效治理手段。法国华人旅游协会发表声明,强调维护合法合规的包车运营,抵制非法空降司导载客的恶劣行为。

三、旅游行业的出路与思考

(一)脱离OTA平台的困境与对策

若境外合规运营的旅行社脱离OTA平台,很难存活下去,除非能在平台之外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曝光体系、获客渠道与客户闭环,如经营好官网、自媒体、私域、口碑,乃至线下等多个触点,慢慢积累客源,夺回定价权。

(二)建立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旅行社想要不被平台牵制,最好的办法是建立自主品牌,通过品牌的影响力摆脱对OTA的依赖,这样无论与哪个平台合作,都不会使自己陷入弱势地位。Q总认同此观点,他们一直运营自己的官网,维护私域客户,今年与OTA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因为续约也抢不过低价。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像Q总这样的品牌商家成长起来,成为真正主导客户体验和行业价值的旅游服务者。

作者:杏悦2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悦2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