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一度突破 61 港元,创历史新高,市值飙至 1.54 万亿港元,雷军:拿到这么多订单非常激动,锁单未交付 SU7 都可限时改配 YU7

日期:2025-06-30 14:12:07 / 人气:5


6 月 26 日晚间,小米汽车迎来重磅时刻,旗下首款 SUV 车型 —— 小米 YU7 正式上市。新车推出标准版、Pro、Max 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 25.35 万元、27.99 万元、32.99 万元。当晚 22 点开启预订后,小米汽车便不断传来捷报:小米 YU7 仅 3 分钟,大定就突破 20 万辆;1 小时内,大定数量更是飙升至 28.9 万辆,如此火爆的销售成绩,堪称汽车行业的奇迹。
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6 月 26 日 22 点至 6 月 29 日 24 点前,小米 SU7 / 小米 SU7 Ultra 锁单未交付用户,可限时改配小米 YU7。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小米 YU7 的推出,还源于特斯拉的 “挑战”。今年 1 月 10 日,焕新版 Model Y 登陆特斯拉中国官网,以 “焕新 Model Y,尽管对比” 的宣传语引发行业关注,多家车企纷纷回应,雷军也在微博上简单回复 “好的”,这场车企间的 “较量”,无疑为小米 YU7 的上市增添了更多话题性。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雷军难掩激动之情:“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我觉得真挺了不起的,这是个奇迹,是所有用户和我们一起创造的,内心特别激动。” 采访现场,雷军时刻关注着手机上的订单数据,当看到订单数量快速破万时,不禁发出 “天呐” 的惊叹。他强调,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加快交付速度,不负用户的信任。
当被问及对 YU7 未来销量的预期,雷军表示:“我昨天在内部就讲,只要比去年 SU7 好就行,要竭尽全力推动进一步扩产。拿到这么多订单还是挺激动的,远超我的想象。” 面对市场竞争,雷军坦言,国内 SUV 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在试驾尚未开始就大量下单,是对小米极大的信任,小米将全力推动汽车工厂扩产,加快交付。
针对外界认为小米汽车成功靠营销的观点,雷军回应称:“我们这次成功以后,有个别同行把它包装成小米是靠营销赢的。你们今天看我们的每一个指标每一项能力,在任何一个维度里面,我觉得在绝大部分领域小米都是领先的,无论是产品研发、品质、质量还是设计等维度。” 他强调,小米汽车的成功,关键在于重视能力建设,将其放在首位。
谈及小米热度带来的负面效应,雷军表示,当下企业面临舆情复杂的现实困境。小米要谨言慎行,提高话语准确性,同时把自身事情做好,避免瑕疵被放大;还要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高端化路线,在关键领域做到领先。回顾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的经历,雷军感慨万千,他表示小米要把自己当成重点车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身。
在行业竞争方面,雷军表示小米积极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坚决执行 “反内卷”,反对价格战,向高端市场挺进。他认为汽车企业应 “卷” 技术创新、安全品质、耐久度和科技创新,从加大技术投入、注重质量、高端化引领三方面 “反内卷”,敢于与全球顶级车企竞争。
小米 YU7 的火爆预售,在资本市场也引发强烈反响。6 月 27 日,小米集团(01810.HK)开盘跳涨 8%,股价一度突破 61 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攀升至 1.55 万亿港元。截至午间收盘,涨幅虽回落至 4.39%,股价报 59.4 港元,但最新市值仍达 1.54 万亿港元。不仅如此,小米股价的上涨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股价上扬,A 股市场小米概念股集体走强,电工合金(300697)20CM 涨停,模塑科技(000700)、和而泰(002402)也双双涨停,众多供应链企业跟涨。
从财务数据看,小米表现出色。2025 年一季度,小米营收同比增长 47% 至 1113 亿元,创下历史最佳财报,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至 23.2%,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重要力量。此次 YU7 预售数据远超预期,直接推动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业务进行价值重估。按每台 YU7 平均定金 5000 元计算,28.9 万订单已锁定 14.45 亿元现金流;若按 25.35 万元起售价估算,潜在收入规模达 730 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季度营收的 65% 。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小米 YU7 爆款潜力大,将延续 SU7 增长态势,小米汽车有望明年翻倍增长。报告认为,小米 SU7 未受价格战影响,需求依然强劲,YU7 留资用户数是 SU7 技术发布同期的 3 倍,或比 SU7 更具爆款效应。该行预计,YU7 稳态月销量达 3 万 - 4 万台,小米汽车今年销量达 35 万 - 40 万辆,其中 SU7 + YU7 有望冲击 5 万 - 6 万辆,明年有望挑战 70 万 - 80 万辆。若产能释放足够,小米集团明年继续投放新车型,销量有望突破 100 万辆。

作者:杏悦2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悦2娱乐 版权所有